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来了,该出手时要出手!
日期:2021-05-20 09:49:28 浏览量:1674
当地铁、车站里有人倒下能否随时找到急救箱?是否有人敢、有人会使用设备出手救人?这些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很快将有令人安心的答案近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共同启动该计划↘ 力争“十四五”期间逐步在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推动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保障人民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护能力。
《指导意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分3个阶段,坚持属地主导、行业推进,统筹谋划、先行先试,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加强宣贯、形成共识等基本原则,通过统一建设标准规范、统一标识标志规范、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建立维护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服务平台,逐步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帮忙抢救病人,好心办坏事了怎么办?社会公众及部分单位对出手抢救病人有极大顾虑,担心一旦出现不良后果,需承担民事责任。对于这种情况,《指导意见》明确,凝聚合力,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致力推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鼓励具备急救知识技能的公众在交通运输场站使用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并为救助人自愿实施紧急急救行为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进而推动营造学急救、会急救、用急救的社会新风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好人条款”,也会为好人好事保驾护航。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交通医疗急救设施有多重要?人在旅途,难免偶发病痛。在交通运输场所配置医疗急救箱、医疗急救设备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在公共交通设施中配置“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中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至少60%以上的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医院之外。而交通设施中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容易引发急病。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每耽误1分钟,病人生还率便会降低7%—10%。但是从病人倒地心脏停跳,到救护车赶到医生进行救治,这期间平均有10—15分钟的过渡时间。“人群密集空间发病率略高于家中,但同时也较易被人发现并得到救助。施救者观察患者情况后,如果发现患者没有意识,就要使用心肺复苏进行救助。”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董静说,患者心脏骤停时会产生室颤,需要借助外力除颤,而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病人的必要除颤手段。在心肺复苏的救助下,心脏骤停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救治。但同时董静表示,单纯的心肺复苏效果有限,最好搭配体外除颤器等专业医疗设备:“以我从事临床工作30年的经验发现,能通过单纯心脏按压终止患者室颤的案例还是少数,体外除颤设备在抢救中非常重要。”
┈┈┈┈┈┈┈┈┈┈┈┈┈┈┈┈┈┈┈┈┈┈┈┈┈┈┈┈┈┈┈┈┈┈┈┈┈┈┈┈┈┈┈┈┈┈┈┈┈┈┈┈┈┈┈┈┈┈┈┈┈┈┈┈┈┈┈┈┈┈┈┈┈┈┈┈┈┈┈┈┈┈┈┈┈┈┈┈┈┈┈┈┈┈┈┈┈┈┈┈┈
爱备护践行“爱护、保护、救护及有备无患”的企业法则。带着感情播种爱心,带着责任干出实效,将专业的院前救护理念与先进的产品方案带入万千家庭和企业。配备急救包、急救箱,为您的生命护航;配备急救包、急救箱,让生命多一分安全。幸运留给有备之人,爱备护“救”在您的身边。